蓝天碧水“能见度”有感(人民论坛)

  人民日报 周珊珊

宋强道他们才不管我呢,据说是到南方打工去了,不过他们的死活本来和我也没啥关系。他说着拿出了一根眼来抽起来,他告诉李东,离开了木匠那边,自己干过很多事情,送煤气的,勤杂工,超市搬货的,还有工地搬水泥的,什么活都干了。但是也没赚到什么钱,直到一天,他和工友出去吃肉串的时候,碰到了一伙打架的,正在砸着一辆车,而车里面有一个人。眼看着就要出事了,他冲过去冒着生命危险,把这个人给救了下来。拉着他在巷子里面跑了好一会,这才把那些人给甩开了。

  “最近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好。”北京出租车司机宋师傅说的是“油改电”的体验,也是空气质量的变化。

要是用的着你们帮忙,我自然会求救的,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有我知道你们并不知情,我有苦衷也就不跟你们说了,我可以向你们保证的是,我不会有事,梦瑶等人也不会有事,要是顺利的话,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够化解了。

  全程不用下车,不到100秒就完成换电……宋师傅是北京第一批开上电动出租车的司机,便捷给他带来了最受用的好感,同时他对空气质量的感受也更加真切:“原来在路上一堵车,打开车窗就闻到尾气味儿,现在电车越来越多,尾气排放量降低了不少。”

呵呵,我想她也知道她岁数不小了,应该安分的谈男朋友的时候了,所以收敛了锋芒,想给老弟你好印象呢。寥风月笑呵呵道。

  “闻得着”的变化背后,是“看得见”的共同努力。大街小巷,更多出租车、公交车采用了新能源车;冬季供暖,主要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……数据显示,2024年北京空气质量创下两个“历史之最”,优良天数历年最多、重污染天数历年最少。

她现在挺怕的,有时候,叶凡还可以迁就她,顺着她,但有的时候,比起大表姐还要吓人,她自然是害怕了。

  冬日的太湖,远山如黛、碧波万顷。前不久,暌违近20年的太湖跨域水上游重启。

现在是中午,是吃午饭时间,王晨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陈姐这个时间该不会来送饭吧

  “吹着湖风,丝毫闻不到蓝藻异味。”游船上,“老无锡”们细嗅之后由衷感叹。“站在甲板上,我感受到太湖的宁静与深邃。”朋友圈里,市民刘小姐把亲眼所见的震撼分享给更多朋友。

  重启水上游,太湖底气何在?2024年,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、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。

  一北一南,蓝天碧水,可见可感地展现着“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”的美丽中国,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今天,良好生态环境,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正惠及每一个人。蓝天碧水“能见度”提升的背后,是发展“含绿量”的增加,更折射出新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。

 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·奈斯,被称为在中国戴帽荷锄干农活的“洋农夫”。2013年结束大使任期后,他选择提前退休,和妻子定居中国,经营着一座有机农场。

  奈斯为何在中国追寻生态梦?

  “中国正在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、繁荣的世界开拓道路、砥砺前行。”奈斯认为,中国这片土地契合自己的梦想追求,而他也见证着生态视角下中国的高质量发展。

  今天的中国,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,越来越多人用实际行动表达认同。

  比如新能源汽车。2024年,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,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;出口128.4万辆,较上年增长6.7%,继续领跑全球。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里程碑,也是全球减排事业的绿色里程碑。

  在许多国家,飞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街头一景。“对环境有好处”“助力减少碳排放、降低污染、实现绿色出行,深受埃及人喜爱”……不少海外消费者坦言为何被“圈粉”,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推崇。

  今天的中国,用实际行动印证,为什么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。

  明天的中国,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实现高品质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,将不仅赢得优势,更将赢得未来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1月23日 04 版)

转载请注明:短视频素材搜索官网